2016-8-1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无功控制方法有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机、同步调相机、祥符
祥符祥符祥符干式变压器和静止祥符
祥符祥符干式变压器装置等,这里主要讨论静止祥符
祥符干式变压器装置。
静止祥符干式变压器技术经历了3代:
第1代为机械式投切的无源补偿装置,属于慢速祥符干式变压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早,目前也仍在应用;
第2代为晶闸管投切的静止祥符干式变压器器(SVC),属无源、快速动态祥符干式变压器装置,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应用普遍,我国目前有一定应用,主要用于配电系统中,输电网中应用很少;
第3代为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STATCOM) ,亦称ASVG,属快速的动态祥符干式变压器装置,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90年代末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早期的祥符干式变压器装置主要是无源装置,方法是在系统母线上或者在线路中串联一定容量的祥符干式变压器或者电抗器。这些补偿措施改变了网络参数,特别是改变了波阻抗、电气距离和系统母线上的输入阻抗。无源装置使用机械开关,它不具备快速性、反复性、连续性的特点,因而不能实现短时纠正电压升高或降落的功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TCR)、晶闸管投切的祥符干式变压器(TSC)以及二者的混合装置( TCR+TSC)等主要形式组成的静止祥符干式变压器器(SVC)得到快速发展。SVC可以看成是电纳值能调节的无功元件,它依靠电力电子器件开关来实现无功调节。SVC作为系统补偿时可以连续调节并与系统进行无功功率交换,同时还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它能够维持端电压恒定。
SVC虽然能对系统无功进行有效的补偿,但是由于换流元件关断不可控,因而容易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 而且其对电网电压波动的调节能力不够理想。随着大功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GTO、IGBT及IGCT的出现, 特别是相控技术、脉宽调制技术(PWM)、四象限变流技术的提出使得电力电子逆变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来源:互联网